臺南校園廁所大翻新 兼顧美學教育與性別友善

李偉仁 / 台南報導

臺南市政府積極推動國民中小學老舊廁所整建計畫,自112年至今,市府已獲補助3億1,278萬6,000元,用於改善全市111所學校的403間廁所,徹底解決廁所管線漏水、設備損壞及通風不足等問題,同時融入美感教育需求與性別友善概念。此次改建成效顯著,尤其以北區開元國小及南區日新國小的改造為代表,這些學校的廁所設計結合自然生態和創意設計,成為校園中的新亮點。

教育局表示,為了確保廁所設計符合使用者需求,市府鼓勵學校邀請親師生共同參與討論,將意見納入規劃設計。北區開元國小忠誠樓廁所以臺灣獨特生物如黑面琵鷺、梅花鹿和臺灣黑熊為主題,展現從海邊到森林的自然之美,讓學生在使用廁所時感受到環境保護的意識。每層樓設置的性別友善廁所還配備智慧導引系統,不僅提升便利性和安全性,並保障每位使用者的隱私,提供一個舒適且充滿美感的如廁空間。

南區日新國小的廁所則運用多元材質、色彩及燈光設計,打造出工業簡約風格的如廁環境。天花板輕鋼架的鏤空設計與LED燈具的結合,為整體空間提供良好的採光與通風效果,牆面則以簡潔明亮的壁磚搭配馬賽克裝飾,增添活潑的色彩與富有節奏感的空間美感。原有的男女合廁也經過改造,設置各別隔間及防窺板,保障使用者的隱私,大幅改善了以往使用合廁時的尷尬情況,讓所有人都能安心、安全如廁,享受如在家中的舒適體驗。

走進新營區南梓實小結合永續藝術教育的廁所環境,映入眼簾的是代表學校發展願景的雙語大樹意象,輔以揉合現代感與清新簡約風格兼具的整體規劃設計。以友善的思維考量空間運用,建置可收納之等候區坐椅,並透由採光、色調、安全利便及符合學童不同發展階段等考量,巧妙鋪敘和諧的空間層次。廁所內部空間呈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,特別彰顯「性別平等」(Gender Equality)意念。另於媲美高級飯店的洗手台上方牆面,鋪陳孩子們的畫作,呈現出彷彿藝廊般的視覺風采,為空間注入優雅美學,讓方便不止是方便。

教育局表示,臺南市政府將持續爭取中央補助經費,進一步建設性別友善且舒適的如廁環境,並加強宣導與教育,讓學生不再對廁所感到卻步,同時提供民眾更加溫馨、完善的公共設施,全面提升校園生活品質。